A、剖宫产后24小时
B、顺产后18小时
C、剖宫产后48小时
D、顺产后16小时
A、产后无乳的产妇
B、产后乳头皲裂的产妇
C、产后乳汁淤积的产妇
D、产后抑郁的产妇
A、36.2-37.8℃
B、36-37℃
C、36.5-37.6℃
D、36-37.5℃
A、生后2-3天出现
B、4-5天达高峰
C、5-7天消退
D、最迟不超过4周
A、注意新生儿皮肤清洁卫生
B、浓疱疹为轻度且较少,则可不涂药物
C、直接涂抹百多邦
D、患儿的用物洗净后置于阳光下晾晒
A、观察脐带有无潮湿、渗液或脓性分泌物
B、脐部护理时应先洗手,注意腹部保暖
C、洗澡时勿洗湿脐部,洗毕用95%乙醇消毒,保持干燥
D、有脐炎时,轻者可以用3%过氧化氢清洗消毒,重者就医
A、24小时
B、48小时
C、12小时
D、8小时
A、严格饮食管理
B、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皮肤的弹性
C、口腔护理每小时一次
D、勤换尿布:预防红臀
A、抚触时只能选用婴儿油
B、抚触时,力度适当
C、抚触应通过目光、语言等与新生儿进行情感交流
D、出现哭闹、肤色异常、呕吐等应暂停抚触
A、18-22度
B、22-24度
C、24-26度
D、26-28度
A、36-38℃
B、38-40℃
C、39-41℃
D、40-42℃
A、10%
B、15%
C、20%
D、25%
A、擦干皮肤,均匀涂抹婴儿护臀霜
B、包裹尿布要注意松紧适宜
C、操作时动作要轻柔,注意保暧
D、选用清洁、柔软的布尿布包裹臀部
A、浴盆、水温计
B、护肤用物
C、洗发水、沐浴乳:无刺激的中性或碱性
D、消毒用物
A、沐浴完毕后及时穿上已准备好的衣物
B、从外眼角向内轻拭双眼
C、沐浴时,一手托住宝宝的头、颈及背,如同抱橄榄球的方式
D、洗头时以大姆指、中指分别压住宝宝两耳,以防止水流入耳内
A、消毒范围约直径3公分
B、脐带被尿、粪污染,可用清水清洁后,用消毒干棉签擦干
C、脐部护理的原则为清洁和干燥。不要外敷任何药物
D、消毒脐根部由外向内做环形消毒
A、频繁有效的吸吮
B、催乳素的分泌
C、雌激素、孕激素的分泌
D、多喝下奶的汤
A、10克/天
B、20克/天
C、30克/天
D、40克/天
A、鲍鱼
B、青鱼
C、猪肉(肥瘦)
D、蛤蜊
A、维生素A
B、维生素B族
C、维生素
D、维生素
A、愉悦心情,树立信心。
B、尽早开奶,频繁吸吮。
C、合理营养,多喝肉汤,少吃肉。
D、生活规律,保证睡眠
A、蔬菜
B、肉汤
C、优质蛋白质
D、以上都不是
A、手指同身寸法
B、指量法
C、体表标志法
D、拇指同射法
A、乳根穴
B、三阴交
C、血海
D、太冲
A、纠正不正确的哺乳姿势
B、轻者可继续哺乳
C、减少哺乳次数
D、不可继续哺乳
A、婴儿含乳方式不正确
B、乳腺增生
C、乳头凹陷
D、乳腺管不通畅
A、奶涨时可以吃大剂量的维生素B6来回奶
B、回奶期间控制高蛋白、高糖分饮食,禁止食用高油脂和催奶食物
C、奶再涨也不能挤出来
D、乳涨明显时按生理性奶涨来处理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A、温水
B、指甲抠
C、油
D、75%酒精
A、孕期雌激素下降、孕激素升高乳腺发育,初乳形成
B、孕期胎盘生乳素下降、孕激素升高乳腺发育,初乳形成
C、胎盘娩出雌激素、孕激素、胎盘生乳素下降乳汁产生
D、胎盘娩出高雌激素、高泌乳素作用下乳汁产生
A、严重涨奶
B、激素代谢失调
C、母亲太胖
D、胚胎时期发育异常,乳腺始基未完全退化
A、手背第二、第三掌骨结合部凹陷处
B、足背,第二、三趾骨结合部凹陷处
C、足背,第一、二趾骨结合部凹陷处
D、手背上第一、第二掌骨结合部凹陷处
A 1-3天
B 3-5天
C 5-7天
D 7-9天
A脱水热
B乳房肿块
C假月经
D生理性黄疸
A母亲有妊高症的足月儿
B大于胎龄儿
C适于胎龄儿
D小于胎龄儿
A 呼吸浅表
B 频率较快
C 以胸式呼吸为主
D 节律不规则
A 出生后20分钟内
B出生后30分钟内
C出生后45分钟内
D出生后60分钟内
A 胃较垂直
B胃容量小
C 胃排空时间短
D胃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
A 生后24小时内
B生后24-48小时内
C生后48-72小时
D生后5天内
男
女
18岁以下
18~25岁
26~30岁
31~40岁
41~50岁
51~60岁
60岁以上
高中及以下
大专
本科
硕士及以上
已婚
未婚
离异
丧偶